《知青》央视开播两集 收视率登冠

”唐曾说拍摄《知青》让他学会感恩,感谢父辈用青春热血铸就今日的甜蜜生活。”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知青劳动、生活的景象,剧组转战陕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八省十地市,行程近17000公里。

《知青》央视开播两集 收视率登冠

《知青》剧照

“知青文学”著名作家梁晓声编剧,《闯关东》原班人马、导演张新建打造的新剧《知青》,5月29日晚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在不炒演员绯闻、所有主角全是新人、不波及流行的婚恋话题前提下,凭借浓浓的怀旧风成功“撂倒”各个年龄段观众,仅前两集平均收视率就达到2.615,将之前的冠军《金太郎的幸福生活》1.64的收视率狠狠甩到后头。

《知青》是个“名词”

电视剧抒写一代人的青春

电视剧《知青》是央视一套二十年来首播知青题材剧,开播之日还登上《新闻联播》。该剧播出后得到很多有知青经历的中年观众的共鸣。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数以万计的城市初高中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无数个家庭的命运变化和情感纠葛也被牵扯其中,同时也在新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个特殊的名词:“知青”。其中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出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因此他们也有了个特定称谓:“老三届”。电视剧《知青》的故事就从1968年展开,剧情双线并进,一条线在东北黑河,讲述弟弟“赵天亮”和他战友的故事,而另一条线则在陕北高原上,讲述哥哥“赵曙光”与当地老乡的故事。这其中穿插着形形色色的年轻人,他们让知青这个群体形象更具血肉,比如家庭出身不好的上海女孩“周萍”,瑟缩北上队尾混进“知青专列”,只为在兵团“多打粮食,建设边疆”给家人争口气,连咬三次手指写血书表达决心;还有外表壮硕,心思细腻的“小浦东”,他的酒心巧克力吸引战友下“第三只手”……

男主角“赵天亮”起用新人唐曾,昨日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生活的时代与剧集表现的年代时间跨度很大,刚拍摄的确会有很多担心,导演要求我们一进组就不能穿便装,只能穿戏服,在田间地里学习割草、锄地、挑水,久而久之我终于理解父辈

生活酸甜苦辣。”唐曾说拍摄《知青》让他学会感恩,感谢父辈用青春热血铸就今日的甜蜜生活。

《知青》是个“动词”

劳动场面让观众感受当年生活

《知青》以一个群体总名称命名电视剧,足以见得主创想为一代人写历史的雄心。《知青》编剧梁晓声、总导演张新建都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经历者。他们以今时今日的理念和眼光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其中知青兵团在荒凉世界披荆斩棘,征服自然的劳动场面,更让观众感受当年的真实生活。

抵达黑河的“知青专列”上,年轻人还没下车就展开一场群殴,“复(课)派”和“停(课)派”从北京打到黑龙江,随后“收麦大会战”又在倾盆大雨中展开,所有人滚的一身泥巴,镰刀闪闪割麦场面蔚为壮观。等到冬天,兵团青年又开始架线通电,大雪齐腰、饿狼环绕,在荒无人烟的绝境只能凭借强烈的求生意志打开生命通道。不过《知青》除了艰苦,也表现出乐观,家住西安东郊的张建民看到剧里年轻人盘腿夹树干尝试站起的游戏,就很有感慨地说:“这叫‘盘树’,我们小时候都玩过,就是站不起来。”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知青劳动、生活的景象,剧组转战陕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八省十地市,行程近17000公里。昨日《知青》导演张新建接受采访说,《知青》剧组的美术和制景开拍前三个月便来到外景所在地之一黑河的锦河农场,一砖一瓦建造出众多场景,“剧中你能看到的饭馆、照相馆、供销社、宿舍,墙上挂的毛主席语录和刷的标语,甚至包括绿树环绕中的一洼水塘都是剧组所建。”

《知青》是个“形容词”

青春的热情在艰苦磨砺中闪光

知青岁月是亲历者终身难忘的生活,他们在艰苦磨炼中培养出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知青》编剧梁晓声解释写剧本初衷,是看不惯当下表现知青生活的电视剧是“一种很浪漫、很好玩的,看不到劳动,看不到知青与农民、知青与知青间的情感,只是大家谈谈恋爱,象征性地干点活。”对85后、90后来说,即便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但长辈们无所畏惧的意志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却不该被丢进历史的暗角。

剧集开篇就是瓢泼大雨,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学生抵达“北大荒”,火车闸门拉开的一刹那,怀抱着对未来生活的未知,“北大荒,上海知青向你致敬!”“北大荒,哈尔滨知青来了!”这群年轻的生命爆发出最大的热情。

省文艺评论家李星昨日接受记者采访解释,知青岁月从历史变迁来说是一段曲折过往,但对亲历并存活下来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很宝贵的人生财富,“这段经历产生许多文学作家,相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写作品时的浪漫和激情,今时的知青作品更有对生命的领悟,对当今社会具有积极的价值启迪,告诉年轻人在个人与大局利益相悖时如何取舍;生命遭遇危险时求生意识的独立和强大;决策爱情时的真诚面对,人们在缅怀一代人生命经历的同时,对自己的生活观也有启示。” 本报记者任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