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跨栏图片大全 盘点刘翔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套固定的仪式,比赛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这些装备是能完全控制的——现在多准备周全一点,明天的胜算就会增加一分。经历了无数场比赛,刘翔还是会有紧张。

刘翔跨栏图片大全 盘点刘翔背后的故事

4月7日,刘翔宣布退役,他的新闻从体育版到要闻版,再到娱乐版,现在终于归于平静。如今,已经看不到脚踩钉鞋的刘翔站在起跑线上,但他也并未远离田径。在昨晚的“百米飞人大战”直播中,刘翔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一次,他坐在解说席位。离开聚光灯后,刘翔的故事,作为听众,大概终于可以平静地倾听了。
每场比赛的头一夜,刘翔都要把自己的装备整理一遍。

独自在房间里,他会提前找出比赛服,拧紧钉鞋上的每一根钉子,如果第二天预报有雨,那就再找出一双鞋——做准备活动时穿一双,正式比赛时换另一双;参赛证、号码布都找好,所有物品摆在一起,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保证什么都没落下。

躺在床上,刘翔要在脑海里过一遍电影:第二天热身动作要做哪些,这次的竞争对手都是谁,哪个对自己最有威胁,针对他,自己得准备什么样的战术应对。
这是一套固定的仪式,比赛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这些装备是能完全控制的——现在多准备周全一点,明天的胜算就会增加一分。经历了无数场比赛,刘翔还是会有紧张,不过他一直自豪于可以控制好紧张的程度——少年时他就发现了自己这个优点,他总能踏踏实实睡好一觉,第二天在赛道上轻松自在,对着大家挤眉弄眼地做个鬼脸,不管是滂沱暴雨,还是大风低温,他都能发挥出训练时的最刘翔当然也栽过跟头,那是2006年的国际田径世界杯,因为刚刚在前一周的国际田联黄金联赛总决赛上跑到了12.93秒,以0.07秒的优势赢了老对手阿兰·约翰逊,春风得意的刘翔早早就进入了状态。田径世界杯赛场在雅典,正是刘翔一战成名的那块场地,明明出国前还跟记者嘻嘻哈哈说“随便混混”,站在跑道上,刘翔突然意识到:“我对赢的渴望程度超过心理预期了。”

2006年7月12洛桑田径大奖赛上,刘翔以12秒88打破世界纪录。2006年7月12洛桑田径大奖赛上,刘翔以12秒88打破世界纪录。

这是一套固定的仪式,比赛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这些装备是能完全控制的——现在多准备周全一点,明天的胜算就会增加一分。经历了无数场比赛,刘翔还是会有紧张。

刘翔感到莫名的紧张,脑子里一直都蜂拥过来无数的声音:起跑怎么跑?过栏要怎么过?等到冲刺的时候又会怎么样?一连串的动作都在脑子里反复地过,等到发令枪响时,刘翔没有回过神来,边上一道风已经“嗖”地窜出去了。再往前追,已经晚了。12.96秒和13.03秒,还是0.07秒的差异,约翰逊和刘翔这一次的冠亚军倒过来了。
自从那次之后,刘翔很少再犯同样的错误,专业运动员很多动作都是自动、连贯的,因为在平时训练中已经确认了无数次了。最好的状态就是什么都不要想,等到最后发枪的时候,以最快的爆发力冲出去就行了。
可是这一次,混乱重新出现了。满脑子都是各种混乱的结局,赛场上的结果、大家的反应和赛场之外必将出现的声音搅合在一起,让刘翔没办法镇定下来。
这是2012年,伦敦时间8月7日凌晨,刘翔失眠了整整一夜。这一次他也太想赢了,但目标不是夺冠,他知道自己拿不到冠军了。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大家对刘翔的目标也不是夺冠。
在2004年之前,中国观众对110米栏都还很陌生,练这个项目的孩子也不多,三步一上栏等技巧是一个天然的技术门槛,不是每个基层学校都能做这种训练。
站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的刘翔。站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的刘翔。

刘翔小时候是从跳高跳远练起的,辅助练习100米短跑。有趣的是,在跳高运动员中,刘翔的助跑速度一直是最快的,到了跳远和跑100米时,刘翔又是节奏感占优势。15岁的训练课上,孙海平第一次发现刘翔时,面前的男孩已经长到了1.83米,正是柔韧性强的年龄,大脚趾长、足弓深、跟腱长、爆发力强……各个教练都总结过刘翔的身材优势,刘翔解释这只是因为老师们喜欢他:“其实我自己知道,像我这样的身体条件,在国内还是有很多的,甚至比我还要好的也有。”孙海平介绍,刘翔跨栏反而是吃亏的,因为刘翔的腰太长了,导致整个人重心太低。

这是一套固定的仪式,比赛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这些装备是能完全控制的——现在多准备周全一点,明天的胜算就会增加一分。经历了无数场比赛,刘翔还是会有紧张。

“阿兰·约翰逊身高1.78米,刘翔是1.89米,两个人站一起从头上看,刘翔高了9厘米。但你看胯,约翰逊跟刘翔差不多,可能还比刘翔好一点。”孙海平对着空气比画出连续的抛物线,“跨栏高度是1.07米,你重心低了,过栏时整个抛物线幅度就大。人离地的一瞬间速度最快,但是一离地,整个就是个减速过程——抛物线越大,最后落地的速度就慢。从技术上来讲,刘翔跨栏的效率就比别人低。”“但是好在什么地方?刘翔的悟性和灵活性特别好。”
多年的对手——阿兰·约翰逊多年的对手——阿兰·约翰逊
跨栏是一个技巧性的比赛。纯拼体能,亚洲人很难获胜,孙海平举例,像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这样考验神经灵活性、小巧的技术型项目,亚洲选手往往要比欧美选手完成度高。“如果我们单独跟欧美选手比100米跑,比速度,肯定是要输给他们的。但是110米上放10个栏架,刘翔就能赢他们。”
在70年代,跨栏的训练方法与今日截然不同。跨栏要求绝对的精确,运动员在跨栏时,如果大腿根部与栏架出现很大空隙,会在垂直方向上损失许多速度,如果能贴着栏架擦过去,就是技术高超的表现。当年在北京体育大学有一位徐姓教授,总是在栏架上放一枚硬币,每天就是练习怎么摆腿把硬币踹掉,但同时又不碰到栏。
这样的练习,现在看来简直是种武林绝学,单纯练习精度,其实意义并不大。在孙海平的时代,教练会把运动员看成上肢、躯干、下肢的组合,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动作规范。“这样,在大脑神经系统里会形成很多点,想要连贯起来难度特别大。”孙海平现在是把人设想成一个点,作为一个球来运动。“只要一用力,一推动,整个人就走了。”
70年代的中国,国家竞技体育最强调的是“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最主要的宗旨往往被落到了最后一句。孙海平当运动员时,一周要练25节课,一天4次,从早上6点,一直练到晚上21点。结果孙海平成绩越练越差,到最后浑身都是伤,等到周日大家都回家休息,他还给自己再加一节小灶,上第25节。“练到最后,身体全面垮了。”